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表彰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全省共有50个项目入选,昆明理工大学荣获奖励共8项,其中特等奖1项(全省共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其中刘殿文教授主持的《基于“BCCT”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与探索》获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雷基林教授主持的“高原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研究生创新人才‘一三五’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荣获一等奖;董鹏教授主持的“基于‘一核多融三型’的世界一流绿色能源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一等奖。
研究生教学成果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长期以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教学质量提高、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具体现,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成效与创新发展,具有极好的示范推广价值。下一步,研究生院将组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力量,为云南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昆明理工大学获省部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名单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颁奖 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等次 |
1 |
基于“BCCT”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刘殿文、张晶、易健宏、束洪春、吴晟、宋晶、刘泓滨、王璇、申培伦、宋振华、黄荣军、马宁、赵佳、李祖来、王光进 |
特等奖 |
2 |
高原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研究生创新人才“一三五”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雷基林、何明卫、马旭东、戢晓峰、郭凤香、秦雅琴、王懿娜、胡立伟、刘阳、陈贵升、杨军、黄粉莲、毕玉华、陈峥、杨扬 |
一等奖 |
3 |
基于“一核多融三型”的世界一流绿色能源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董鹏、李雪、吴昊、张义永、孟奇、张雁南、张英杰、朱琳、王璇、方堃、武秋娟、曾晓苑 |
一等奖 |
4 |
“一轴两驱多维协同”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郭荣鑫、徐冰峰、费维水、王海波、冷婷婷、史世伦、杨洋、李睿、王锋宪、刘莉娇 |
二等奖 |
5 |
“双创”驱动下的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 |
云南省教育厅 |
田森林、李英杰、宁平、聂蕊、瞿广飞、李凯、赵群、黄建洪、张秋林、马丽萍、李彬、胡学伟、刘树根、史建武、孙鑫 |
二等奖 |
6 |
面向数智化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冶金热能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徐建新、王仕博、肖清泰、胡建杭、包桂蓉、李法社、钟家玉、刘慧利、杨世亮、李舟航、翟玉玲、张小辉 |
二等奖 |
7 |
硅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李绍元、魏奎先、马文会、陈正杰、雷云、伍继君、吕国强、于洁、席风硕、杨时聪、颜恒维 |
二等奖 |
8 |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材料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云南省教育厅 |
冯晶、陈琳、种晓宇、葛振华、李祖来、宋鹏、李超、山泉、赵子樊、潘洪江、蒋业华 |
二等奖 |
昆明理工大学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奖名单
1 |
以“BCCT”为核心的“大有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
刘殿文、易健宏、张晶、束洪春、王璇、李雪 |
特等奖 |